信息源自 關鍵詞:垃圾處理 http://www.31762iek.cn
垃圾焚燒究竟會給周邊環境帶來怎樣的影響?如果垃圾分類不徹底,是否會影響燃燒效果?除了垃圾焚燒,是否還有更好的垃圾處理方式?面對垃圾圍城,政府、企業和百姓到底應該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昨天,杭州市請來國內四位垃圾處理方面的專家,和媒體進行面對面溝通。
陳勇: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1993年在日本名古屋大學獲得工學博士,長期從事環境與能源交叉學科方面有機廢物的應用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工作。
張益:住建部科技委委員、住建部專家委委員、住建部環境衛生標準委員會主任、上海環境院院長,和垃圾焚燒打了30多年交道。
趙光杰:高級工程師,中國聯合工程公司新能源工程總設計師。
盧圣良:高級工程師,廣州環保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
記者:如果在您家附近建一座垃圾焚燒廠,您會反對嗎?
陳勇:我住在廣州,我家旁邊就有一座垃圾焚燒廠。
當時聽說這個消息,我到建設方去詳細了解過,包括這座焚燒廠建的標準、建到什么程度等。后來他們告訴我,目標是建一座“花園式的垃圾焚燒廠”,那我就放心了,我跟他們說,我不但不反對,還要支持你們。
張益:我現在沒有買房子,但我接下來買的房子,會選擇離垃圾焚燒廠近一點。這樣做沒有其他原因,僅僅是為了以身作則,用我自己做例子,告訴大家,只要建設標準高、監管到位,現在垃圾焚燒廠的技術都很成熟,住在附近哪怕住在里面,都沒問題。
記者:杭州和世界上很多城市一樣,面臨著垃圾圍城的困局,要破解的話,你認為政府、企業和百姓各自應該扮演什么角色?
張益:生活垃圾每天都在產生,就像家里要有衛生間,一座城市也必須要有垃圾處理的地方,否則就會出現“一三七”現象:一天不清運垃圾,垃圾房堆滿;三天不清運,街道到處可見垃圾;七天不清運,城市里只見垃圾不見人。
可見,垃圾處理和水、電、煤氣一樣,是一座城市維持正常運轉的剛性需求。
但要滿足這個需求,需要政府、企業、百姓還有媒體一起努力。這個道理說到底,就是誰污染誰治理,每個人都是垃圾生產者,也有處理的義務。
記者:還有比垃圾焚燒更優的處理方式嗎?
張益:垃圾焚燒,是在1890-1900年的10年間,在德、英、美等國發展起來的,100多年來,每過10年就有一個重大的技術突破。最近10年的重大技術進步,就是對二-英的處理。目前國際上,人口密度高、經濟發達、土地資源稀缺的城市,很多都會采用垃圾焚燒。
和填埋相比,垃圾焚燒有5個優點:用地省、處理速度快、減容效果好、污染可控制、能源利用好。
但話要說回來,每一座城市選擇什么垃圾處理方式,還是要跟自身的情況結合起來的。我個人認為,杭州、北京、上海等地應該以焚燒為主,中西部地區可以選擇填埋。
記者:垃圾分類不徹底會影響焚燒效果嗎?
張益:這個事情要分兩面說。
首先,我要說明一點的是,分類不是焚燒的前提。其實,焚燒是一種處理混合型垃圾的典型技術,目前世界上在焚燒垃圾的,有一半城市沒有做到垃圾完全分類。
但話雖如此,我們還是要推進垃圾分類,因為垃圾分類的確可以讓垃圾在焚燒前減量、減排,同時燃燒更充分、發電量更多。
日本、德國、新加坡,以及中國臺灣和上海,都有很多垃圾分類的好經驗,像上海,每位居民都有一個綠色賬號,只要你平常垃圾分類做得好,就有獎,譬如送你一些日用品,到一些商店買東西可以打折等。
垃圾分類是一個系統化工程,是整座城市的事,光靠城管委一家是做不好的,一定要多個部門一起參與進來,全民動員。
記者:建垃圾焚燒廠,大家最擔心的是二-英問題,據你們調研,這個污染影響有多大有多深?
張益:二-英并不是焚燒廠特有的產物,像自然界有水的、有氣的、有土的地方,很多都有二-英。未經過處理原生態的垃圾中也有二-英,但絕大部分經過高溫焚燒后會分解,通過一些凈化裝置譬如活性炭等吸附,還有一部分通過煙塵排放。
但大家可放心的是,其排放的濃度在所有冒煙場合中是最低的,像抽煙、汽車尾氣的二-英都是比較高的,就連家里清潔燃氣爐灶含有的二-英也高于垃圾焚燒廠。
而且目前我國對垃圾處理效果的評判標準正越來越嚴格,同時相關法律也越來越完善,所以,今后垃圾焚燒廠的二-英排放還要進一步下降,是可以看得見的。
總體來說,先進的垃圾焚燒廠對于周邊環境的影響是不大的。從我30年的從業經驗來看,沒發現焚燒廠工人因為長期在里面工作而得癌癥,國外也沒有。日本厚生省(相當于我國的環保部、衛生部)還會經常公布垃圾焚燒廠工人的血液指標,幾十年下來,也沒有發現明顯異常。
我還專門算過從垃圾焚燒廠煙囪排放出來的煙塵對人體的危害程度——如果按照最大落地濃度來算,一個人24小時不睡,一直在用力呼吸,那么要等到數萬年后才會中毒。
記者:國外一些垃圾焚燒廠執行的是什么排放標準?
趙光杰:10多年來,我參與過20多座國內外垃圾焚燒廠的設計。
新加坡最近要建第6座垃圾焚燒廠,上個月我去看了一下,他們的排放標準也是歐盟2000。我問他們,歐盟2000有一些年頭了,要不要再調高一下。他們認為沒必要,夠了。
還有科威特最近也要建一座垃圾焚燒廠,他們的排放標準也是歐盟2000。
事實上,這個歐盟2000,我國許多垃圾焚燒廠早就達到了這個標準。今后九峰垃圾焚燒廠將采用國際上最先進的系統工藝。
垃圾焚燒技術發展到現在,在控制污染上已不是問題,關鍵是運營時的管理和監管如何落實到位。
記者:垃圾臟,大家都討厭,如果在家旁邊建一座垃圾焚燒廠,如果有臭味飄出的話,日子更難過。
陳勇:垃圾我從來不當它們是垃圾,我認為它們是一個城市礦山。像杭州的天子嶺垃圾填埋場,就是一座大大的礦山,一個寶貝,像其中的餐廚垃圾在發酵后產生的沼氣都可以利用起來。
事實上,垃圾處理今后的方向應該是資源化綜合利用,餐廚垃圾可以利用產生沼氣,廢紙片廢塑料等隨著環保理念的深入人心,量也會大大減少,所以總體來說,今后進焚燒廠的垃圾量會越來越少。
但不管如何,高溫處理是垃圾處理必不可少的,因為只有通過高溫,一些處理不掉的垃圾才可能分解。
其實,大家之所以討厭垃圾,主要是它的味道不好聞,這跟垃圾處理廠的監管不到位有關。像日本,很多垃圾焚燒廠建在市中心,根本沒有異味,所有技術也無害化。
總之,我最希望說的是,對待垃圾,希望大家能轉變觀念,像我一樣,一起來挖一座城市礦山。
記者:剛才有專家談到要建設一個生態補償機制,請問是怎么做的?
盧圣良:廣州已經有了生態補償機制,生產垃圾的城區,要付每噸75元的費用,給處理垃圾的城區,這些錢將專項用到當地的環保生態項目中。